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联系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教学重点: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朱元璋参加元末农民起义的故事。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 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二、讲授新课:(一)明朝的建立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答案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讲述明朝的建立。 1368 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简要介绍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2.提出问题: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提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提示:(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特务组:把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4.总结: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加强思想控制2.学生回答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提示:工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