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难点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商鞅变法;孔子的思想;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对他的评价;汉武帝的大一统与评价;王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经济重心的南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二、考点详解公元前 1046 年,经过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西周。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使其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公元前 771 年,西周灭亡。第二年东周开始。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内容:1、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2、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3、平时镇守疆土,战时要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西周的等级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商鞅变法:开始: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得私田出现。主要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 性质: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意义: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取代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汉武帝刘彻以后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百家争鸣:道家: 老子《道德经》,庄子; 儒家: 孔子,孟子, 荀子; 法家: 韩非子;兵家: 孙武《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秦始皇的统一秦朝建立: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陆续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实行郡县制;2、经济: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A、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B、 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3、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只留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