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的层理及其识别 沉积岩的最为突出的特征及是沉积岩具有层理。层理是由沉积岩的成分、结构、胶结物、颜色等沿垂向的变化显示出来的一种面状构造。按照岩层层理的形态,一般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细层界面平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岩层面,称为水平层理。水层 理平通常形成的水介质比较平稳,一般多出现在黏土岩和碳酸盐中。 细层界面成波状起伏,但总体方向平行于岩层面,称为波状层理。波状层理多形成于湖海沿岸的浅水地带,常出现在细砂岩等细碎屑岩中。 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岩层面斜交的细层所组成的。一般出现在碎屑岩中,斜层理可分为单向斜层理和交错斜层理。单向斜层理的细层均向同一方向倾斜,细层的倾斜方向就是水流的方向,多见于河流沉积物种。交错斜层理是由倾斜方向不同的细层组成的层系相互交错、切割,常见于三角洲及湖海滨岸地区。 层理的识别标志 1 、岩石成分的变化。在岩性均一的厚层岩层中,如果有薄层特殊的岩性的夹层时,可作为判断层理的标志。 2 、岩石结构的变化。如果发现粗细颗粒相间成层,如云母片、扁平的砾石或扁平的原生结核成面状排列等,都可作为确定层理的标志。 3 、岩石颜色的变化。在成分单一、颗粒较细、层理隐蔽的岩石中,由于颜色的更替也可显示出层理。但要注意区别由于后生混染或褪色而形成的假层理。 4 、岩层的层面原生构造。利用波痕、泥裂、雨痕、生物活动遗迹等层面构造,也可以判断层面,进而确定层理。 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如空气、水)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按其形态分类: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1 . 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层面或层系界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判断特征是:每组细层与每组细层与 层系上界面或岩层顶面成截交关系,而与层系下界面或岩层地面呈收敛变缓而相切的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凸向底面。 2 . 粒序层理:又叫递变层理。其特点:在一个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细小 顶,粗大底。 3 . 波痕:能指示岩层顶、底面的主要是对成型的浪成波痕。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波 谷的圆弧则是凹向底面。 4 . 泥裂:泥裂变窄的尖端指向岩层底面(老),开口端指向顶面(新)。 5 . 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凹坑和瘤状印模的圆弧外形总是凹或凸向岩层的底面。 6 . 冲刷痕迹:固结或半固结的沉积层,在露出水面或在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