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腹腔感染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性疾病循证与转化专业委员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infection,IA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多种腹部疾病可致腹腔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穿孔、术后并发症及创伤等。作为临床热点问题之一,腹腔感染的诊治受到各个学科的关注与重视,涉及局部病灶处置、病原学检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因感染导致的全身各系统异常状况的纠正等。国内外已有的腹腔感染相关指南和共识多以学科为中心,侧重腹腔感染某一方面的诊治,缺乏多学科综合诊治的相关内容;此外,由于病原学特征的变化及抗菌药物的研发,治疗理念与手段等均有较大进展与丰富。为体现学科进展,并为临床腹腔感染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提供参考及指导,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性疾病循证与转化专业委员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检验科、临床药学等多学科专家,参考国内外近期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共同制订本共识,以循证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对常见腹腔感染诊治的若干热点问题逐一评述,以期提高腹腔感染的诊治水平。本共识参考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临床指南委员会发布的推荐等级评估系统评价证据等级并提出指导性建议。一、腹腔感染的定义与分类狭义的腹腔感染一般指腹膜炎和腹腔脓肿;广义的腹腔感染泛指腹部感染性外科疾病。根据感染发生地点的不同,分为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和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包括化脓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合并腹膜炎等;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包括术后吻合口漏继发腹腔感染、胰腺炎合并胰周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等。据病因的不同,腹腔感染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前者亦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在没有内脏破损的情况下,细菌由胃肠道移位所致。继发性腹膜炎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消化道穿孔、损伤或坏死等对腹腔造成的直接污染,如阑尾炎穿孔、溃疡穿孔、肠扭转致肠坏死、肿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肠梗阻合并穿孔、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外伤等。第三型腹膜炎定义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经适当治疗后仍持续存在或复发的腹膜炎,通常由于菌群改变、免疫失调或进行性加重的器官功能障碍所致,一般病情危重。复杂腹腔感染指感染由原发空腔脏器扩展至腹腔,包括肠系膜、后腹膜、其他腹部器官及腹壁,导致腹腔脓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