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 气 田 开 发地质基础 刘吉余 主编 黎文清主审 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地球概述 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水圈的循环作用:(1)净化空气和大自然;(2)源源不断的制造淡水供给陆地;(3)通过河流将陆地表面的松散泥沙及溶解物送入海洋。 2.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解面试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是古登堡界面。 3.地球的物理性质:重力、密度、压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4.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在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100 米所升高的温度数值。一般为0.98~5.2℃,平均为2.5℃。 5.地温深度(地热增温级):在内热层中,温度每升高1℃所需加深的深度,以米表示。 6.地磁场由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三个地磁要素来表示。 7.固体潮:日月引力可以摄引地壳升降7~15cm ,叫固体潮。 第二章、地质作用 8.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 的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 力地质作用。 9.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 力引起的岩 石圈甚 至 地球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发展 的作用。 10.内力地质作用 1 1 .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或者构造运动。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系指地壳或岩石圈沿地球半径方向或者垂直于大地水准面的方向发生的大规模的升降运动。升降运动可以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的改变、岩石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岩石形成大型平缓弯曲。 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者岩石圈沿着大地水准面的切线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位移,主要引起地壳的拉张(大洋中脊的扩张)、挤压(板块的消减、碰撞)、平移甚至旋转,从而使岩层发生弯曲和断裂,地形上则形成山脉和盆地。 1 2 .岩浆作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称为岩浆。当地下平衡破坏或者局部压力降低时,岩浆就会向着压力低的方向流动,侵入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与周围的岩石相互作用,改变着围岩和自身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这种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周围岩石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但没有到达地表就冷凝形成岩石,这种作用称为侵入作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直至溢出地面,或者喷到空中,称为喷出作用或者火山作用。喷出地表后大部分挥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