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生态自然观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人类与自然发展观的演进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 人们对人类发展与改造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自然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而逐渐的变化、加深、发展。 (一)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 是指以人类的价值尺度来解释和处理整个世界的观点。其主要观点是,一切服从于人类,以人类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由于“人定胜天”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人类中心主义者考虑问题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去操纵自然,其结果是改变了自然环境状态,恶化了自然环境质量,引发了生态系统的变异和退化。 一些“人祸”(诸如核污染、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的发生即源于此。 这种哲学观的问题就在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末倒置,反映出人类中心主义在不断的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面前仍然顽固不化的心态。 人类原本生于自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到底,这种传统发展观存在的致命弱点,就是人类的“为所欲为”。 人类中心主义影响的最大化,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最小化。因此,人类中心主义下的发展观是一种逐渐弱化、最终被自我否定的发展观。 (二)自然中心主义发展观 2 这是生态原教旨主义的世界观,其主要观点是,客观世界的一切完全流于自然,人类应当任其按照既有的自然形态和规律发展。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附庸,人类必须听天由命。 当今西方国家不断地有人使用暴力方式,阻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良性的改造,就是这种激进的生态哲学观指导的结果。 这种观念的实质,是人类崇尚的“无为而治”的人生哲学。人类在自然面前,缩手缩脚,面对自然力的危害,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消极的发展观很难保证人类在“天灾”面前有所作为,只能逆来顺受,甘当自然的奴隶。 如果这种哲学观主导了人与自然互动的进程,人类的智慧终将泯灭,人类改善自然的能力终将丧失,照此下去,人类只有退化到“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时代。 显然,自然中心主义的发展观是完全忽略人的地位、人的价值的观念,是把人类降低到动物乃至植物的物种层次的哲学观,是最终人类连自身的存在也找不到合理位置的观念。这显然是一种根本实现不了的发展观。 (三)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根本不存在以谁为中心的问题。不论自然的演化过程,还是人类的发展过程,都存在着必然的不可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