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子式电能表原理

电子式电能表原理_第1页
1/7
电子式电能表原理_第2页
2/7
电子式电能表原理_第3页
3/7
1 电子式电能表 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第一节 电子式电能表概述 一、电子式电能表发展历史 20世纪 40年代:诞生于欧洲 20世纪 80年代之前:主要用于标准表、高精度表和检验装置 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推出全电子电子表(斯伦贝谢兰吉尔、 GE),电子表迅猛发展,但价格昂贵。 20世纪 90年代初:国内推出全电子电能表 2000年以后:国内电子表在电网改造中大批量推广应用,设计水平、生产工艺水平非常成熟,价格越来越低,目前已成为电能计量的主流产品。 二、电子式电能表的分类 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 1、按规格:单相电子表、三相电子表。 2、按接线方式:直接接入式、经互感器接入式。 3、按功能:有功电子式电能表、无功有功电子式电能表、有功无功组合电子式电能表、有功多费率电子式电能表、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三、 电子式电能表的优点 近几年来电子式电能表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它与感应式电能表相比,在性能和功能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性能对比见下表 感应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性能表比较 类别 感应式电能表 电子式电能表 准确度(级) 0.5~2 0.01~2.0 误差曲线线性 差 较好 频率范围(Hz) 45~55 40~2000 启动电流 0.003Ib 0.001Ib 外磁场影响 大 小 2 LLi(t) ui(t)环境温度影响 大 较小 安装要求 严格 不严格 过载能力 4 倍 4~10 倍 功耗 大 小 电磁兼容 好 一般 防窃电能力 差 强 功能 单一 完善、可扩展 第二节 电子式电能表的基本结构 一、电子式电能表的原理构成 电子式电能表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流变换电路、电压变换电路、 计量芯片、 MCU 、显示部分、接口部分、电源部分、外壳。 二、电流变换电路、电压变换电路 电流变换电路、电压变换电路作用是将大电流、高电压转换成微小电压信号,输入至电能计量芯片的乘法器。 1、电流变换电路 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电流互感器,优点是电表与电网隔离,电表抗干扰性能好,缺点是体积大成本高。 2、电压变换电路 另一种是采用分压网络,优点是线性好、成本低,缺点是不能实现电气隔离。以单相电子表为例,以 L (火线)为公共地,V2P为输入至计量芯片电压通道的电压,分压网络如下: 3 U为火线和中线之间的电压,若=220V,将阻值代入上式,计算出V2p=124mV分压网络将高电压变换成毫伏级微小电压,输入计量芯片。 三、测量部分 测量部分将电压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子式电能表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