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主客观镜头 看影片多年,主客观镜头的问题会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让我在看电影的同时,处处留意这类镜头的运用。在用画面讲述故事的电影中,就主客观角度来说,所有镜头都可以分为主观镜头、客观镜头和派生出的主客观转换镜头三种,这三种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给了我们丰富的视觉感受和多彩的想象空间,好的镜头语言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也表现了导演对镜头的独特见解,让我们从中看到他在影片中独具匠心的处理手法。 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的理解很简单,通俗的讲,客观镜头就是以客观视点为机位拍摄的具有记录叙事性质的镜头,用来讲述故事;主观镜头则是以剧中人的视点或是动物的视点为拍摄意图的镜头,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两种镜头在现在的影视作品中运用广泛,我就不做解释了,我最想谈的就是主客观相互转换的镜头,这种镜头是极赋表现力的,是导演的主观思想在影片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在主客观镜头中又分三种情况,第一是客观镜头转主观镜头;第二是主观镜头转客观镜头;第三是主客观镜头之间的相互转换。 我分别举个例子,当主人公进入一个场景而环顾四周时就可以用到第一种情况,首先用客观镜头记录演员进入场景,景别为近景,接着演员环顾四周时,摄影机可以顺着演员的目光而移动,使摄影机从演员身上移开,用主观环视的方法拍摄演员对场景的观察,前后为一个镜头,镜头开始是客观的,随后转换为主观镜头,这样既清楚的表达所要拍的内容,又完成了镜头的转换,使得表现手法细腻真挚。 第二种我举个动物的例子,比如说一条蛇在草丛中游走,首先是主观镜头开场,摄影机擦着地面的草丛向前弯曲移动,用这种主观镜头来模仿蛇的视线,随后机位慢慢升起,转向俯拍,一条蛇从构图的下边入画,摄影机继续保持蛇的速度向前移动,只是随着机位高度的提升而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从而转向客观拍摄,景别由蛇的近景转为中景,最后转到蛇的全景,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主观镜头转客观镜头的运动过程。这样拍摄不但交代的清楚,而且使影片栩栩如生,给观众造成悬念的感觉。 第三种情况比较复杂特殊,我用众所周知的影片为例,谈谈我对这类镜头的理解。相信贝特卢奇的《末代皇帝》大家一定看过,其中有一个镜头让我现在都记忆尤新,场景描写的是浦仪和见过世面的同族兄弟到花园聊天,他的兄弟对他讲述外边世界的新奇和多彩,不知不觉来到花园的尽头,使浦仪触景生情的一场戏。这个镜头从这里开始,首先是中景记录他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