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的形式范例[(转载)仅作参考] 电影剧本的形式范例 教科书上有许多现成的剧本格式模式,但很散乱,也没有人强调说某一种模式就是圭臬。闲来将这些格式汇集在一处,以范例的形式列出,方便写手们参考。 对于这些格式的优劣,本人一概不予置评,只对感觉中比较适合中国的情况做一点简略的介绍。实际上形式是很次要的问题,非常非常之次要,但多少还是有用处的,要不然一个写手的本子被人一眼看上去就不舒服,那运气就太差了。 一、小说式样 1、这就是小说: 夕阳落下去了。暮霭渐渐蔓延开来。 文化大革命动荡的日子里,又一个冬夜降临。 还是那条小街。学校、孔庙……都已开始显出本来面目。大字报已经不像五六年前那样疯狂、那样杀气腾腾。自然,往日的“红火”仍留下许多“红”色的痕迹。观看大字报的人明显减少。一阵阵北风摇撼着墙上破碎了的大字报、大标语,一些碎纸片被卷起来在空中飞舞。 一切都显得很疲惫,给人以萧瑟冷清之感。 从大红旗轿车车内透过车窗前视,在凌乱的大字报栏中,偶尔闪过一些醒目的大标语: “誓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打倒林彪!”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全国学解放军 解放军学全国人民” 周恩来望着迅速闪到车后的标语,深思着。卫士长坐在他的身边警惕地观察着车外。忽然从胡同里窜出一辆自行车,大红旗急刹车。惯性使周恩来身体前倾,卫士长机警地用身体护住总理。 大红旗车开出这条带有牌楼的小街,驶上大路。 也是这个冬夜。 一辆上海牌小轿车从北京医院正门开出,转弯,开上宽阔的长安街,向西驶去。 上海车开进中南海小西门,然后拐进西花厅大院,停在西花厅砖台阶前。 从车里走下提着皮包的张大夫。他急促地蹬上台阶,朝自己的工作室走去。 比张大夫年长的卞大夫早已等在门口迎候。 卞大夫见张大夫心事重重,便欲言又止。 二人默默走进室内。 张大夫顾不上脱下大衣,放下手提包,拿出一叠化验单,交到卞大夫手里。之后,才边脱衣服边说:“非常可疑。” 卞大夫仔细地在灯下看化验单,反复对照。 卞大夫:“红细胞增加这么多,确实可疑。” 张大夫:“应当继续留尿检查。” 卞大夫:“还要请卫士长帮忙。” 张大夫:“好说,我去找他。” 卞大夫倒了一杯水:“你先喝口小,歇歇气。” 张大夫是个急脾气,只说了一句:“我还是先去吧。” 便径直走出房门。 — — 《周恩来》选段 2、略微分节了的小说: 11.花轿里 九儿赶紧拿起红布蒙到头上,顶着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