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总结归纳 第 一节 总论 一、绪论 1.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基本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 ⑴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功能: ①维持菌体外形; ②维持渗透压; ③决定细菌的抗原性; ④脂多糖是具有致病作用的内毒素。 结构特点:化学成分是肽聚糖。(又称黏肽) Ⅰ:G-菌细胞壁由内向外依次是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层共同构成外膜。 ⑵细菌的特殊结构: 三、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㈠细菌的生长繁殖: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⑴条件: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类、蛋白胨和糖)、酸碱度(pH7.2~7.6)、温度(37℃)、气体 ⑵根据对氧气的需要不同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四大类; 2.生长方式与速度: ⑴生长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法繁殖,繁殖速度极快。 ⑵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㈡细菌的新陈代谢: 1.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⑴对糖、蛋白质的分解 ⑵细菌的生化反应是鉴别细菌的重要依据 ⑶常见的生化反应:糖发酵试验、VP 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分解试验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㈢细菌的人工培养:最常用的是需氧培养法。 四、细菌的变异 ㈠细菌的变异现象及变异机制: 1.细菌的变异现象: ①细菌的形态结构变异:包括 L 型变异、荚膜变异、鞭毛变异等; ②抗原性变异; ③毒力变异; ④耐药性变异; ⑤菌落变异。 2.细菌变异机制: ㈡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⑴影响细菌学诊断:发生变异的细菌可以失去其典型的特征。(L 型变异) ⑵预防耐药菌株扩散。(药敏试验) ⑶制备疫苗。(减毒活疫苗) ⑷检测致癌物。(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⑸基因工程方面 的应用:质粒 、噬 菌体 -载 体 -目 的基因-受 体 菌。 五 、 消 毒 与 灭 菌 ㈠ 基 本 概 念 : 1.消 毒 : 指 杀 死 物 体 上 或 环 境 中 的 病 原 微 生 物 , 并 不 一 定 杀 死 细 菌 芽 孢 或 非 病 原 微 生 物 的 方 法 。 2.灭 菌 : 指 杀 灭 物 体 上 所 有 微 生 物 的 方 法 。 包 括 杀 灭 细 菌 芽 孢 在 内 的 全 部 病 原 微 生 物 和 非 病 原 微 生 物 。 3.无 菌 : 不 存 在 任 何 活 菌 , 多 是 灭 菌 的 结 果 。 4.无 菌 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