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理学基础教案

病理学基础教案_第1页
1/10
病理学基础教案_第2页
2/10
病理学基础教案_第3页
3/10
教案首页 课题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授课日期 专业班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1、 掌握淤血的概念和后果 2、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形态、结局。 3、掌握栓塞的概念及类型、对机体影响 4、掌握梗死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5、培养关心、爱护病人和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淤血的后果 2、 血栓形成的条件 3、 血栓的结局 4、 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5、 梗死的病变特点 教学难点:血栓形成的机理、过程及形态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课前提问:变性、坏疽的概念、坏疽的分类 主要内容及时间: 课堂引入:肺淤血病人发生梗死的病例 教学内容 一、 充血 1、 定义: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内血液含量增多 2、 动脉性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血输入过多致含血量增多; 原因 ;病变;后果。 3、 静脉性充血 ① 定义: 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中,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增多,又称淤血 ② 原因:静脉受压、静脉管壁阻塞、心衰 ③ 病变:紫绀、温度降低、体积增大;镜下 ④ 后果:组织水肿或出血;器官实质细胞损伤、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淤血性硬化 ⑤ 举例: ⑴ 慢性肺淤血(肺褐色硬化):病变;左心衰;长期慢性肺淤血;心衰细胞 ⑵ 慢性肝淤血(槟榔肝):病变;右心衰;长期慢性肝淤血;淤血性肝硬化 二、 血栓形成 1、 定义:在活体的心腔或血管腔内,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 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液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3、 类型: ① 白色血栓:灰白色;血小板;头部 ② 红色血栓:红色;红细胞;纤维素;尾部 ③ 混合血栓:红白相间;体部 ④ 透明血栓: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微静脉内;纤维素;DIC 4、 结局:溶解吸收;机化与再通;钙化 5、 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病;休克、出血 三、 栓塞 1、 定义: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2、 栓子的种类:血栓(最常见)、脂肪、羊水、气体、寄生虫或虫卵、细菌团、肿瘤细胞 3、 栓子的运行途径:随血液方向运行 ① 来自体静脉及右心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或其分之内 ② 来自左心及动脉系统的栓子:栓塞于心、脑、肾、脾等器官小动脉内 ③ 来自门 静脉系统的栓子:栓塞于肝内门 静脉分支 4、 栓塞举例 ① 血栓栓塞:肺动脉栓塞-----下 肢 深 不静脉(9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病理学基础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