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标 本的采集 1、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时间及频率? 答:①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②最好在清晨采集痰标本;多数患者在清晨痰较多,且含菌量也多,即使对痰量少的患者,也以清晨最为容易;③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 次,连续2-3 天;不建议24小时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④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 天清晨痰液送检。 2、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答:①自然咳痰法:留取前刷牙,用清水漱口3 次(或硼酸漱口),以除去口腔内大部分杂菌,之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吐至无菌的广口瓶内或小纸盒内,盖好盖子。患者痰液较深不易咳出时,可在咳痰前捶背、协助排痰。采集痰量不能少于1ml。 以下方法应该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 ②经支气管镜抽吸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从肺部感染病灶获取支气管分泌物,操作较为安全。用支气管镜可直接在病灶部位采集高浓度的感染病原菌。但不能完全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污染,所以一般不采用此法,但对于不能咳出或诱导出足够痰液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作为获取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采集方法有: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或用防污染样本毛刷采集。 ③经人工气道吸引分泌物:经人工气道吸引分泌物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但由于这些宿主的气管纤毛黏液防御机制受到损害,大气通道常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定值而不再保持无菌状态,所以有学者提出此法采集的标本也应该先做细胞血筛选。采集方法可通过导管吸 痰(ETA)、防污染毛刷(PSB)要集或防污染灌洗(PBAL)采集。 ④经气管穿刺吸引物:由于采集到的下呼吸道标本不受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污染,曾较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病原学的诊断。此方法患者常不易接受,但这样的标本适用于厌氧培养。 ⑤经胸壁针刺吸引物:对于感染性疾病,只是偶尔用来诊断一些原因不明的肺炎(尤其在儿童)和免疫缺陷患者的肺炎或贴近胸壁的肿块病灶的标本采集。 ⑥胃内采痰法:清晨空腹时,将胃管插入胃内,用注射器抽取胃液。适用于无自觉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婴幼儿不会咳嗽,常将痰液吞咽入胃,可通过采集胃内容物作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⑦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伸入咽部,小儿因压舌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从而获得标本。 ⑧雾化蒸气吸入法:无痰或痰量极少时可用3%~ 5%的NaCl 溶液5ml先雾化吸入5min,进行导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