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在中国这样一个礼仪之邦,白酒的作用尤为重要。纵观历史,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在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中,出现了许多的品牌,这也使得中国的白酒业欣欣向荣。 行业背景: 我国白酒行业发展呈现迂回态势,白酒产量从 1980 年后不断上升,到1996 年达801 万吨之后便一路走低,2004 年降为323 万吨,从 2005 年开始,白酒的产量开始恢复,2005 年为349 万吨,2006 年为400 万吨,2007年达到493 万吨,2008 年高达572 万吨,创下了 15.80%这样罕见的高幅增长,2009 年突破600 万吨,2010 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大约850 万吨,四川两百多万吨,大约占1/4 强。2010 年五粮液销 售400 多个亿 ,茅 台110 多个亿 ,洋 河70 多个亿 ,郎 酒58 个亿 ,泸 州 老 窖54 个亿 。这些 数据 都表明中国的白酒业是处 于一种 群 雄 混 战 的局 面 ,各个品牌在做 激 烈 竞 争 。现在的白酒市 场 竞 争 主 要集 中在中高档 品牌中。从下图 可 以看 出,在最 近 的五年来 ,白酒的产量逐 年递 增,增幅也越 来 越 大。 2005-2010年白酒产量349.34397.08493.9569.34706.93990.960200400600800100012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份产量产量 在刚刚过去的两年中,我国白酒行业主要企业继续他们的主导地位,排名前50的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占据着行业总额的大部分,行业利润占有率达总利润的80%。 “波特五力模型”介绍 产业内部的竞争根植于其基础经济结构,并且远远超越了现有竞争者的行为范围。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行业内竞争,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一个产业的竞争大大超越了现有参与者的范围。顾客、供应商、替代品、潜在的进入者均为该产业的“竞争对手”,并且依具体情况会或多或少地显露出其重要性。 下面,我们小组将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对中国的白酒业进行分析。 (一)白酒行业内的竞争 白酒行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其行业内的竞争也很激烈,形成了不同的竞争格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