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运行调整 1. 煤粉量的调整 由于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力的大小直接与锅炉蒸发量相匹配,故当锅炉负荷有较大变动时,即需启动或停止一套制粉系统。在确定制粉系统启、停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燃烧工况的合理性,如投运燃烧器应均衡, 主、 再汽温较易控制及排烟温度控制等。若锅炉的负荷变化不大,可通过调节运行中的制粉系统出力来解决。 当锅炉负荷增加,要求制粉系统出力增加时,应先开大冷、热一次风风门或提高一次风压,增加磨的通风量,利用磨煤机内的少量存粉作为增负荷开始时的缓冲调节;然后再增加磨煤机的给煤量,同时开大相应的二次风门,使燃料量适应负荷。反之,当锅炉负荷降低时,则减少给煤量和磨煤机通风量以及二次风量。 运行实践证明,给煤量在20~ 40 t/h 左右较为经济。 2. 燃烧的调整与运行 保持适当的一、二次风出口速度和风率,是建立良好的炉内动力工况,使风粉混合均匀,保证燃料正常着火和燃烧的必要条件。一次风速过高会推迟着火,空预器漏风加大,过低则可能烧坏喷口,并可能在一次风管造成煤粉沉积,在磨煤机风量满足的前提下,一次风压应维持在9~ 10.5 kPa(根据具体调试确定)。二次风速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直接破坏炉内正常动力工况,降低火焰的稳定性,因此应控制好二次风箱与炉膛差压值。一次风率增大,着火热增大,着火时间推迟,显然这对低挥发分燃料是不利的;对高挥发分燃料着火并不困难,为保证火焰迅速扩散和稳定,要求有较高的一次风率。锅炉运行过程中,保证一定的一次风压对稳定燃烧极其重要,一次风压的波动易造成燃烧不稳,所以运行过程中一次风压是一较重要的监视参数。在自动状态下一次风压随负荷变化,成一曲线关系。一次风压投自动时,负荷大幅变化时应密切监视一次风压的变化,防止一次风压过低导致不出粉,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机组启动、断煤、负荷偏 低停运制粉系统时。运行中判断风速或风量是否适当的标准:第一是燃烧的稳定性,炉膛温度场的合理性和对过热汽温的影响。第二是比较经济指标,主要是看排烟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的数值大小。一般情况下,调整要结合磨煤机煤量与磨风量关系曲线与锅炉总煤量与总风量关系曲线进行。曲线没找着,担待点! 机组加减负荷实际为每台给煤机转速快慢的调节,即给煤量的调节。因此,其负荷调整有一滞后的过程。加负荷时,随着汽机调门的开大,汽压下降,给煤量增加,燃烧加强,风量加大,受热面吸热加剧,尤其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