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科学课程标准(3-6 年级)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生命世界 四、物质世界 五、地球与宇宙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五、教师队伍建设建议 六、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 附录 一、关于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 二、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 三、案例 第一部分 前 言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 、日 常 生活中遇 到的问 题 。 近 十 几 年 来,世界各国 都 加 大 了科学课程改 革 的力 度,注重小学生对 周 围 世界与生俱 来的探究兴 趣 和需要 ,强 调 用符 合 小学生年 龄 特 点 的方式学习 科学,提 倡 科学课程贴 近 小学生的生活。这 些 都 为科学课程改 革在理论 和实践 上 提 供 了可 以 借 鉴 和参 照 的新 思想 和新 观念。在小学阶 段 ,儿 童 对 周 围 世界有 着 强 烈 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 望 ,他 们 乐于动手 操 作 具体形 象 的物体,这 一时期 是 培养科学兴 趣 、体验 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 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