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及其进展 158 第八章 隐身技术及隐身材料简介 §8 .1 雷达隐身技术及吸波材料 §8 .1 .1 雷达隐身技术 现代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防御体系被敌方探测、跟踪和攻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军事目标的生存能力和武器系统的突防能力受到了严重威胁。因而,武器的隐身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迅速发展,形成一项专门技术——隐身技术(stealth technology )。它作为一项高技术,与激光武器、巡航导弹被称为军事科学上最新的三大技术成就。 隐身技术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目标的可探测信号特征,从而减小目标被敌方信号探测设备发现概率的综合性技术。现代隐身技术按目标特征分类,可分为可见光隐身技术、雷达或微波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激光隐身技术和声波隐身技术,其中雷达隐身占 60%以上,因而雷达波隐身技术是当前隐身技术研究的重点[1]。 雷达隐身涂料的发展使得隐身目标的战场生存能力和武器系统的突防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在近十年的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影响了现代战争的模式和概念。早在 20 世纪 30年代,荷兰就首先将吸波材料用于飞机隐身[2]。其后,德、美等国也将吸波材料用于飞机和舰艇。到 60 年代,美国将吸波材料用于U-2、F-117 等飞机上。80 年代中后期相继面世的美国隐形飞机无疑代表了吸波材料实际应用的巨大成就。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F-117、B-2、F-22 等隐形飞机。F-117 隐身战斗机成功并系统地运用了各种缩减雷达散射截面的措施,使其RCS值减小到 0.025m2;B-2 隐形轰炸机的RCS值为 0.1m2;而人的 RCS 值为 1m2[3]。 雷达隐身技术的核心是缩减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减少武器 RCS 值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1)外形隐身技术。通过外形设计来消除或减弱散射源,特别是强散射源。 (2)阻抗加载技术。通过加载阻抗的散射场和武器的总散射场互相干涉来减少 RCS。 (3)材料隐身技术。通过材料吸收或透过雷达波来减少 RCS 值。 其中材料隐身技术因其具有吸波性能好、工艺简单和容易调节等优点,在隐身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8 .1 .2 吸波复合材料概述 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吸收衰减入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使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或其他能量形式的一类功能复合材料。吸波材料一般由基体材料(或粘结剂)与吸收介质(吸收剂)复合而成。本文主要研究对雷达波具有吸收损耗效应的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s,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