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人工繁育与养殖的环境条件、亲虾选育、亲虾选择、种苗繁育、成虾养殖等技术内容。本技术适用于湖北省境内克氏原螯虾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1 稻-虾综合种养养殖技术 目前,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主要有既种稻又养虾即稻虾共生和冬闲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稻虾连作)稻连作 2 种养殖模式。 一、冬闲稻田(稻虾连作)一年双季商品虾养殖技术 不论是一季中稻还是二季稻,不论是低湖稻田、冷浸稻田还是一般稻田,9~10 月份中稻和晚稻收割后,稻田要空闲到第二年的4~6 月份才开始种稻。利用一年中 7~8 个月的这段空闲时间来养殖克氏原螯虾,每亩可收获 50~150kg 的克氏原螯虾商品虾,经济效益可达 400~3000 元。如果 1 年养殖2 季,则产量和效益会翻番。 1. 一年双季放养幼虾养殖模式 该模式具体指第一季商品虾养殖(4~8 月份)放养的是幼虾,第二季商品虾养殖(8 月份至翌年 4 月或 5 月份)放养的也是幼虾。 (1)开挖虾沟 无论是利用稻田来进行克氏原螯虾的繁殖、孵化、苗种培育和健康养殖,都需要进行挖沟开溜,一般开挖成回形沟和田形沟。稻田面积较小时挖回形沟,较大时挖田形沟。无论是回形沟还是田形沟,都要求沟宽 3~6 m 左右,水深 1.5~2.0 m ,最浅不低于 1 m 。 筑埂 利用开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稻田之间田埂顶部宽 0.5 m ~1.0 m 。稻田主干田埂顶部宽 2 m ~3 m 。 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防逃措施主要是防小龙虾逃逸,主要采取尼龙网或石棉瓦进行防逃处理。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考虑进行。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用20 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干沟消毒 在放养前 1 个月排干沟水进行晒沟,放养前 10 天左右每亩水面用生石灰 100 千克化浆泼洒。干沟消毒的目的是防止乌鳢等敌害生物留存在稻田的回形沟和田子沟中,捕食克氏原螯虾幼虾。 水深 在回形沟和田形沟中,10~11 月份水深控制在 0.8m ,越冬时水位不低于 1.0m ,最好为 1.2m ,结冰时要在沟四周和中央打孔,并用稻草等草类堵塞孔口。3 月中旬至 4 月底,依据天气和温度变化水深由深变浅,为 0.5 左右,5~9 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