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亮老师---主讲《站桩的重要意义》 2010.12.13 我们大家在玩太极拳时都想问老师太极拳是不是通过招法练劲法。任何拳术套路都是由若干拳(招)式所组成,太极拳也是一样。因此,很多人便认为练拳就是练招法,练会了套路动作就算毕业。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招法本无属性,而劲法才有属性。招法的性质是由劲法决定的。有些人不懂太极拳的劲法,或者懂得不完全,搬用日常的用力方法(太极拳称之为后天的拙力)练太极拳。拳家把人体固有的力称为力,把拳术运动的用力称为劲。其用劲的方法称为劲法。通过拳术运动锻炼,体力素质逐渐改善,动力日趋定型。于是体力更能适应拳术动作的需要,从而提高了用力的效果,所以劲法也是培养劲力素质的方法。只有遵循太极拳所确立的肢体态势和它的行功法则练拳,才有可能获得它的内劲和技艺。反之,如不具备太极行功内容的练法,哪怕你的拳式动作很“ 规范” ,甚至练出了高强的技击功夫,谓之其它拳术则可,不能称之为太极拳。 怎么样才能出内劲呢?这就要通过站桩来。在谈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认识一下人体的结构。也就是我们的脊柱的构成。在此,不妨回头看看建立胸部坚实点时的情形,那时腹部才是紧张的,同时并不充实。腹部坚实点是用力时在腹实胸虚的状态下自然形成的,不存在勉强的儆怍。 脊柱,它作为躯干的中轴,前面悬挂脏器,上承颅骨,下连髋骨,中附肋骨,参与构成胸廓、腹腔和骨盆的后壁,为支持身躯的直立和承上接下,其作用之重要,不言而喻。整个脊柱(劲椎、胸椎和腰椎)由 24 块零碎而不规则的骨头所组成,动摇性很大。人的脊柱是由5 节腰椎、7 节颈椎和12 节胸椎所组成。4 块骨节,既节节放松连套,又虚虚对准,中正重迭,支撑着全身的重量。既不可用力把它挺直,造成紧张,也不可像在懈怠时那样毫无控制地任其软曲变形。脊柱的生理形状如弓形,中间的胸椎向后弯,两头的颈椎和腰椎向前弯,弯度小,顶力自然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使整个直立的人体从头顶到足跟的每一块骨骼都各安其位。这样,可使躯干正直而立,不犯挺胸收腹和弯腰驼背之病,更有利于躯干肌肉的松弛。这里必须指出,脊柱拔长,强调用劲不用力,不能伸直到越出其自然生理弯度的范围。躯干的松弛,最重要的是胸、腹两部要松弛。在这个关健的地方,我们要知道重要的是人的腰脊。腰部只有五块腰椎及肌肉支撑。在人体结构上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人体站立和劳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旋转应力。腰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