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2 章 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2.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 2.1.1 地表水 水质监测点位的布设关系到监测数据是否有代表性,是能否真实地反映水环 境质量现状及污染发展趋势的关键问题。 1. 地 表 水 监 测 断 面 的 设 置 原 则 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反映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应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应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根据上述总体原则,对水系可设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断面。对行政区域可设背景断面(对水系源头)或入境断面(对过境河流)、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河口断面或出境断面。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km ),还应设削减断面。 (1)监测断面的分类。 1)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中,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和管理断面等。 2)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入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3)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底值的断面。 4)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即受纳某城市或区域的全部工业和生活污水后的断面。 5)削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被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6)管理断面:指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而设置的断面。 (2)设置原则。环境管理除需要上述断面外,还有许多特殊需要,如了解饮用水源地、水源丰富区、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水质的断面。 2 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 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监测断面应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流域同步监测中,根据流域规划和污染源限期达标目标确定监测断面。 局部河道整治中,监视整治效果的监测断面,由所在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入海的河口断面要设置在能反映入海河水水质、临近入海口的位置。 其他如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洪水期和退水期的水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