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讲 少阴病概要、少阴病纲要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了。三阴病我们已经讲完了太阴病,现在我们讲少阴病。少阴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以及足少阴肾的经脉。这是我们根据《伤寒论》所涉及到的脏腑和经络来归纳的。 少阴病的成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外寒直中少阴。直中这个词,我们已经说过多次了,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入三阴之脏而发病的,我们就把它叫做直中。为什么可以发生直中呢?这主要是和素体阳虚有关。对于少阴病来说,主要是平素少阴肾阳虚,一发病,外邪就可以直渡少阴。起病之初,就表现了手脚发凉,血压下降,精神不振这样一个周围循环衰竭,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叫少阴伤寒。 而少阴伤寒病情比较沉重,治疗比较困难。西方国家每年流感都有一批人死亡,哪些人死亡呢?年龄大的,肾阳平素比较虚的,一得流感就是血压偏低,手脚发凉,周围循环不好,很难治疗。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白种人,一有流感流行的时候,他们都比较害怕。中医有一句话叫做“老怕伤寒少怕痨,伤寒专死下虚人”,这主要是指的少阴直中。 对于少阴病的成因来说,也有邪气由其它经传来的,一种是表里传,一种是循经传,这两种情况最多见。 表里传是指的哪经的邪气传入少阴呢?太阳之邪传少阴。对于太阳邪气传少阴来说,有的是自然传经入里的,有的是误治以后,伤了少阴阳气而太阳之邪传里的。比方说我们在太阳病篇就学过这样一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 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它所治疗的是一个肾阳的突然虚衰,它应当属于少阴病的范畴,这个少阴病,就是太阳病误治以后,导致肾阳被伤,太阳之邪趁虚内传少阴的例子。以后,我们在讲少阴病的时候,也有不少条文提到它的邪气的来路,是由太阳而来的。 由于太阳和少阴相表里,所以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表里传。 第二种情况是循经传,所谓循经传,是哪一经的邪气传少阴我们把它叫做循经传呢?哪一经的邪气传少阴?对!如果我们讲到这儿,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我就很灰心了,原来是大家没好意思说。太阴之邪传少阴,因为在《伤寒论》的写作次序中,写完太阴就写少阴,写完少阴就写厥阴,按照这样的次序来传的,后世医家把它叫做循经传。我们在最开始讲“六经辩证的若干问题”的时候我们说,这里的循经传,不是按照子午流注的次序,也不是按照经脉经气流注的次序,而就是按照《伤寒论》中的写作次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