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白杨礼赞故学目栋1I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应用。3.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朴质、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4.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显示白杨树的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种树,这种树叫白杨树。请同学们对照图片说说这种树的特征,并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你由这种树联想到了什么?【教学提示】白杨树笔直的干,向上收拢的枝叶都是它最典型的特征,它本身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戍边士兵、保国的将军等。教师宜在引导学生对白杨树整体进行关注,从而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 年 5 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并说说朗读时应把握怎样的情感基调。明确:朗读时应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读出深蕴其中的赞美之情。2.本文的题目为《白杨礼赞》,而作者也确实是在不断地赞扬白杨树,请你找到文中赞扬白杨树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赞美白杨树的,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白杨树。明确:第 1 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 1 段是总体的赞美,与题目对应,也承接后文)第 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 4 段的赞美是在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后发出的,白杨树在黄土地上傲然挺立,形成一种意境美)第 6 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 6 段的赞美是在第 5 段描写白杨树的形貌不平凡,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后发出的,赞叹白杨树的形美与神美)第 8 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里由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