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复议诉讼的新特点与应对策略 近年来,工商部门受理职业打假人的申诉、举报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职业打假人因不服申诉、举报、政府信息公开等事项的处理而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数量也出现了较快增长。 2010 年,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接到职业打假人申请的行政复议、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共 13 起,占当年全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38.2%;2011 年,接到职业打假人申请的行政复议、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共 12 起,占当年全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33.3%。职业打假人申请的行政复议、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已成为工商机关复议诉讼案件中的主要和高发案件类型,集中表现为认为行政机关不作为和不服举报事项答复两种情形。 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加强对职业打假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及特点的分析研究,认真梳理监管职责,查缺补漏,寻找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 职业打假人的行为特征分析 职业打假人是指以打假为职业,长期寻找在产品质量、包装标志、有效期限、广告宣传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商品,进而通过索赔或其他方式获取一定利益的群体。客观地说,职业打假人的出现和发展与我国现阶段市场发育不健全,商家诚信缺失严重的现实状况密不可分。 职业打假人一般具有5个特点: (1)知假买假是职业打假人区别于普通消费者的典型特征。他们的消费动机是专门购买有问题、有瑕疵的商品,购买数量远远超过普通消费者的正常消费量。 (2) 职业打假人对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维权程序非常熟悉,打假技巧和手段较多,索赔成功率高。 (3)职业打假人对工商机关的履职监督程度高。 (4)职业打假人比较注重高额赔偿和举报奖励。 (5)职业打假人具有区域活动和团队活动倾向,内部分工明确。现阶段,职业打假人的打假地点多集中在大商场、大超市,打假行动和寻求救济方式日益规模化、程式化。 职业打假人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1)参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职业打假人队伍逐步扩大,专业化水平日渐提高。这些职业打假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手段、方式更加专业,不仅提交书面的行政复议申请材料,还借助科技手段收集视听证据。 (2)职业打假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态度更加积极。职业打假人赵某曾因为一起进口食品案件,先后使用了投诉、举报、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手段。 (3)食品类案件成为职业打假人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案件的主要类型。职业打假人申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