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1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1_第1页
1/87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1_第2页
2/87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1_第3页
3/87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 0 0 6 版 )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二部分 成人营养需要量 第三部分 营养风险筛查(NRS) 第四部分 肠外营养素 第五部分 输注路径 第六部分 疾病营养支持 一. 术后糖电解质输液 二. 围手术期肠外营养 三.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 四. 危重病 五. 成人烧伤 六. 胰腺炎 七. 短肠综合征与胃肠道瘘 八. 炎性肠病 九. 肝脏疾病与肝移植 十. 心血管疾病 十一. 神经性疾病 十二. 糖尿病 Ⅱ.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 0 0 6 版 ) 第一部分 总论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 trition, CSPEN)于 2004 年 12 月在京成立。作为一个多学科学术组织,CSPEN 的愿景(v ision)是倡导循证营养实践,促进我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效价比的营养治疗。编写、制定与推广临床指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定义为: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大中规模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 本指南的宗旨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005 年,CSPEN 组织我国临床营养、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于当年制定和公布了第一版 《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先后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登载。这是我国首个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出版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 2 0 0 6 年版指南制订过程 在 2005 年版的基础上,2006 年 1 月,CSPEN 开始组织《肠外和肠内营养临床指南》修订工作。在广泛听取和收集国内同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2006 年 4 月, 召开了2006 版指南第一次“共识工作会议” ,讨论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的共识。2006 年 5 月 27 日,CSPEN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共识工作会议”,讨论营养输注系统共识。裘法祖院士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且就指南编写的意义和方向做了指导,建议定期修订和核对,及时开展普及教育工作。 来自肠外肠内营养、儿科、外科、内科、 护理、肿瘤科、烧伤科等专业的 52 位专家和部分二级医院的医师和护士,组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