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上)时近岁末,当我们回首和梳理华北油田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工作时,就会欣喜地发现,对于华北油田人来说,这项工作确实是不同寻常和值得回味的。作为一个进入中后期深度勘探开发的老油田,华北油田油气勘探亮点频现,一串串闪光的数字,是实施精细勘探带来的丰厚回报。靠古潜山起家的华北油田,曾连续10年稳产在1000万吨以上。由于潜山油藏开发的特殊性,原油生产进入快速递减时期,古潜山油藏年产量从最高的1700多万吨降至60多万吨。产量下滑的箭头压得华北石油人喘不过气来。20世纪70年代开始,华北油田经历过潜山油藏与构造油藏两大勘探阶段,进入“九五”以后,华北油田已进入“小数点”勘探阶段,主要表现在资源丰度低、勘探目标小、圈闭发现难度大、储量增长日趋困难和勘探成效低。有这样两个数字足以说明华北油田的勘探难度之大。一是“九五”期间与1995年之前相比,平均每年新增探明储量下降54%以上;二是原油年产量从1979年最高峰的1733万吨降到2004年的432万吨历史最低。华北油田勘探到底还有没有希望?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在哪里?面对异常严峻的勘探形势,华北油田把精细勘探作为解决油气勘探这一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开展了思想解放大讨论。勘探系统牢固树立精细勘探理念,愈加坚定了不被眼前资源接替现状束缚,以精细勘探打开油藏宝库之门的信心和决心。围绕精细勘探,华北油田引导勘探工作者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审视油气勘探,加强对潜山及潜山内幕、下第三系复杂断块、岩性地层及上第三系新领域的研究,为油气勘探的大发现和大场面积蓄了能量。面对主力含油气凹陷地震勘探程度高、钻探程度高、潜山勘探程度高和构造油藏勘探程度高的“四高”严峻局面,华北油田运用精细勘探这个利器,主动实施向地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战略转移,通过精细地层层序划分、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和精细成藏模式构建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位于内蒙古二连盆地的巴音都兰凹陷是一个历经20余年几上几下,勘探久攻不下的凹陷。油田科技工作者在精细勘探中不放过一个疑点,寻找每个亮点,靠对老井的复查和精细层位标定与对比分析发现线索,精细处理新的地震资料、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等研究,一举获得突破,形成5000万吨的储量规模,建成25万吨年生产能力,成为继20世纪80年代阿尔善油田之后,二连盆地最大建产区块,开辟华北油田地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新阶段。更为可喜的是,精细勘探使一度“迷雾重重”的潜山勘探曙光再现。华北油田对任丘潜山构造带西侧的长洋淀潜山带展开精细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长3井获得日产518立方米的高产油流,是1985年以来华北油田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也是中国石油当年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新一轮潜山勘探的序幕由此拉开。紧接着,华北油田乘势而上,分别在二连赛汉塔拉凹陷、冀中肃宁潜山构造带、文安斜坡中南段和孙虎潜山构造带等获得成功,一次次开启潜山勘探发现之门,形成潜山储量增长的又一个高峰。饶阳凹陷精细勘探同样耐人寻味。这个凹陷多年来没有大的发现,而近年华北油田向精细勘探要储量,实施三维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工程,开展全凹陷老井复查发现有利线索,20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流,为形成储量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饶阳凹陷经过近3年的精细勘探,已形成三级储量达1.5亿吨的规模储量区,特别是在蠡县斜坡形成近亿吨的整装规模发现。在二连盆地历经30年勘探后,华北油田进一步加强精细勘探,新发现一个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阿尔凹陷,仅用3年时间,高效、快速落实5000万吨预测储量规模,为二连探区准备出一个重要的油气资源生产接替凹陷。精细勘探,使华北油田油气勘探一步步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到今年,华北油田连续10年实现资源替换率大于1,近4年油田三级储量年均达到亿吨以上,而钻井进尺却相对减少,成本较大幅度下降。这一高一低、一多一少,既是一个鲜明的反差,又是一次质的跨越。华北油田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精细勘探潜力巨大,大有可为。随着华北油田勘探程度和勘探难度的进一步提高,要使精细勘探更加具体化、定量化、程序化、规范化,持续开创华北油田油气勘探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