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教育心理学笔记概述五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6-1115:47共15人浏览[大][中][小]第八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1、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2、特征:①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②是有效学习所需的③是有关学习过程的④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3、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来源:考试大一、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1、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2、常用的几种方法: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二)精细加工策略1、定义: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2、常用策略:①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三)组织策略1、定义:使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2、常用策略: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③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二、元认知策略(一)概念:1、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①元认知知识(知道做什么):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包括对人人作为学习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②元认知控制(何时、如何做什么):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2、常用策略:①计划策略、②监视策略、③调节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自我激励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第三节学习策略的训练一、原则: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特定性原则④生成性原则、⑤有效的监控、⑥个人自我效能感二、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概述一、问题解决的含义1、问题:①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②分类:有结构问题、无结构问题2、问题解决:定义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二、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2、理解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3、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算法式、启发式)4、检验假设——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直接检验、间接检验)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P141-142)1、问题的表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4、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P142-144)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的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第二节创造性及其培养一、创造性及其特征1、概念: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③独创性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2、智力: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3、个性: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