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简介【精选 5 篇】JSX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202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简介,假如喜爱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202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简介 1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讨论的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常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 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讨论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 年讨论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 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讨论方向。” 杨振宁在讨论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 年 12 月 10 日,35 岁的杨振宁和 31 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讨论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 15 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202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简介 2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讨论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 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 3 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 2 维 Ising 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 1/8 这一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