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雨水节气的习俗和养生原则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其次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 2 月 19 日前后,太阳黄经达 330°时。此时,气温回升、冰雪溶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雨水节气的风俗和养生原则,期望对你们有关怀。 雨水节气的风俗 回娘屋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培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此项风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撞拜寄 在川西民间,雨水节是一个特别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布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挡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 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当、健康的成长。 雨水节气养生原则 1、“防倒春寒”首先要留意春捂,气温升幅不大尽量少脱衣。一般日平均气温 10℃以下需要捂,春捂原则是“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2、“雨水”节气后,降雨增多,不少人会消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洁的方法便是食疗,比方芡实莲子苡仁汤。芡实和莲子可健脾益肾,苡仁健脾祛湿,加点陈皮还可醒脾行气开胃。 3、“雨水”节气后,养生方法还应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郭海英表示,按摩腹部不失为养阳好方法。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 200 次左右。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排解脾胃湿毒,二来有助于腹部保暖,有利于保证睡眠质量。 雨水节气的古诗词 1、《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春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