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听课反思每一次听课,都应该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任何人都有其优点。像老老师,他们虽然在新课程的按受上可能有所欠缺,但他们却拥有宝贵的财宝:经验和精神。几十年的教学下来,不是吹的,小学数学课程已在他们脑上长成了参天大树,知识结构的的枝枝叶叶,可是一清二楚,而教学上的对于重难点的把握,套用一句台词来说:“那可是相当的精确!”确实,老老师的经验和精神值得学习,一直以来,就感觉他们的课就像白米饭,就这样吃可能淡而无味,可能缺少吗?不能,但假如细细辨一下味道,却能体味出甜来。 在这一堂课中,最主要是复习了数的一些知识,通过开始前的分类练习,让学生把握数的特征及分类。 题:2、17、33、51、78、25、90、213、61、81、1 偶数有( );奇数是( );2 的倍数有( );3 的倍数有( );5 的倍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1、学生练习 2、反馈沟通(指名学生回答) 在复习过程中,穿插了一些数的知识,特别是“0”,进行了重点强调。同时对自然数进行了分类:奇偶、约数的多少等,可以说对数学知识而言,做到了扎实有效。 个人感觉:这块内容,也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让学生进行分类?你可以怎样进行分类?说出你的标准? 具体操作: 一、示范分类(如奇偶) 二、个体思考(还可以怎么分?) 三、小组沟通(分类的标准) 四、全班沟通 在这部分完成后,对自然数的整理,可引入集合的概念,以此渗透集合的思想。 另:在这堂课中,猜年龄这个环节,应该说是相当的出彩,不但复习了数的知识,更可以培育学生数感,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