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读后感 7 篇 《命若琴弦》读后感 7 篇 仔细读完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命若琴弦》读后感,欢迎阅读,期望大家能够宠爱。 《命若琴弦》读后感 1 人的命像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我尽力了,所以没有圆满。这段话选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这篇短篇小说写自史铁生 34 岁。挺有缘分的年纪,我结婚时34 岁。他于 30 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从而走上了文学道路。他后面又发表了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陆间续续又有散文,随笔等作品。他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活的,无一不透漏着对生死的解读。 《命若琴弦》里讲解并描述了一个老瞎子和一个小瞎子的故事,他们是师徒俩,一落生就瞎了眼睛,从没有见过这个世界,靠弹三弦琴说唱为生。整篇小说透露着悲凉的气息,说明白人生即苦熬的过程。老瞎子跟他师父的愿望一样,就是弹断 1000 根琴弦后,买药治眼睛,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结果老瞎子真的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可他从师傅那儿得来的药方却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字,老瞎子很无望,临死想到了自己的徒弟。于是他跟自己的徒弟讲,要弹断 1200 根琴弦才可以观看光明。由于他的师傅弹断了 800 根琴弦没能见到光明,他弹了 1000 根也没见到世界,他认为自己的修行还不够,又给徒弟加了 200 条琴弦。不知道他的徒弟会不会坚持弹下来。我认为自己就某件事很难坚持很久,缘由有多种,第一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其次没有激励政策,第三外界的干扰信息很多,第四家庭的不支持。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错过了。如今我最终结婚安定下来了,渐渐地我会养成自己的习惯,先养活自己,再谈爱情。不是人有欲望,而是人即欲望,想满足自己的欲望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不行。如今我们知道做眼科手术可以使人返清复明,但是在那个年月,能找到对症的药就不错了,然而老师傅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续了个徒弟接着传递手艺,然而老师傅真的是在仔细弹,并且弹好了,真想看到史铁生写个续集,写徒弟功德圆满,重建光明白,并把三弦琴普及开来。 书中的师徒俩生来残疾,他们不是正常人,所以深刻地急迫地想观看世界,然而想得却不行得,你奈人生何?只有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我们才能好好过完自己的一生。与人交往中,轻最是可怕,每个人都有自尊,都不情愿被别人轻视。我觉得我假如被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