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观后感 5 篇共享 《大国工匠》该剧讲解并描述了仆人公金鹰在美国功成名就,却毅然回来故土,创建工匠大学,将工匠精神世代传承下去的故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大国工匠》观后感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大国工匠》观后感精选范文(一)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消灭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把握到头发丝的五格外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 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 0.1 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行缺少的一份子。2024 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 c919 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样子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别 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搁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解并描述的任务难度广阔,令人不可思议: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本钱相当高,由于是有 36 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 0.24 毫米。 0.24 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原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 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慧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奉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兴奋,为之点赞。 《大国工匠》观后感精选范文(二) 又到了五一小长假的时候,但是我们也不能光想着放假。今日,央视新闻推出一档节目《大国工匠》,讲解并描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而这个星期四晚自习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观看了《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善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靠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行或缺的人才。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借这 8 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