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故宫六百年》读后感

《故宫六百年》读后感_第1页
1/3
《故宫六百年》读后感_第2页
2/3
《故宫六百年》读后感_第3页
3/3
《故宫六百年》读后感 《故宫六百年》读后感“一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最终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说六百年的紫禁城。”——题记 华夏大地上,世代变幻,风云莫测,63 个王朝曾兴衰更迭,446 位帝王,曾君临天下,兴建宫殿,然后又在衰败中走向陌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褒贬不一,遗存下的宫殿大多毁于岁月的侵蚀,亦或毁于那改朝换代时的一把大火。历经两个大一统王朝,六百个春秋,依旧雄立于天地之间,共享日月之辉,在漫漫时间长廊中仍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唯有故宫了。 纵然时间荏苒,岁月蹉跎,故宫自岿然不动,屹立在五千年文明中,从古老的王朝持续到今日,留下惊鸿一瞥的人间大美,令世人瞻仰向往。帝王将相的故事,从来不是一句话所能概括的,故宫,这位 600 岁的“老者”,见证了炎黄土地上的文化变迁,华夏历史的沧桑巨变,它是人心、权位、金钱的映射,是真实历史的证明,是五千年文明的缩影。纷繁错杂的往事,斗转星移,随时代变迁变得朦胧,浓浓白雾下这段“剪不清,理还乱”的历史,应该从何讲起呢?我在祝勇所著的《故宫六百年》中寻觅到了他的答案。 祝勇,是作家,是学者,是艺术学博士,褪去这些标签,我认为他更是一位切切实实的故宫人,他用他的文字筑成了一座纸上的紫禁城。2024 年,祝勇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在无数次走进故宫中,他开始了解故宫,体悟故宫,渐渐他认识到,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帝王的宫殿,封建制的大本营,它存在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凝聚了华夏民族对美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它的文化价值不容小觑。于是,《故宫六百年》、《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名篇著作应世而生,看着故宫的一景一物,一花一木,祝勇感受到了神奇含蓄的古老文明带来的魅力,他做过无数次调查讨论,翻阅过很多历史文献,笔下的故宫在他的探究中变得真实卓然,“这样我才能在纸上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宫”,他说。 《故宫六百年》2024 年开始动笔,写作将近四年,2024 年在庆祝 600 岁故宫时出版,一经出版,引起轰动,将故宫的热度再次拉高。2024 年 11 月 29 日,祝勇因《故宫六百年》获第五届琦君散文奖,由于展现出一名深化社会肌理和时代脉搏的行走型作家的不俗实力,2024 年 1 月 6 日,祝勇入选“名人堂·2024 年度十大作家”,可谓实至名归。祝老师摒弃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不以编年体的方式进行写作,避开流水账,转变思路,打破教条,将枯燥乏味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故宫六百年》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