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吕厚山 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是要使患者能够重新获得一个无痛、稳定而又有功能的新关节。因此,术后持续疼痛无论对病人还是对术者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重要并发症,必须引起严重的关切和及时妥善的处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原因很多,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分析来充分评估。 病史采集过程中重点要分析疼痛的特点,包括疼痛的定位,是局部疼痛还是放射痛?疼痛最容易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导致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以及疼痛的强度。 体格检查首先要注意检查有无皮温增高或发红;膝关节的力线、活动度;关节积液或摩擦音和韧带的稳定性。膝关节周围压痛点的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肌腱炎、滑囊炎和皮下神经瘤(Tinel征阳性)。跛行步态和膝关节横向不稳往往提示力线不良或韧带不稳。足部的过度内旋或外旋提示胫骨假体旋转不良,当然,判断股骨假体或胫骨假体旋转不良程度最好通过 CT检查确定。体检中还要确定是否存在腰椎或髋关节病变导致膝关节放射痛的可能。此外,还要对神经和血管进行详细检查。心理评估也很重要。Ayers研究发现,SF-36评估表中心理部分<50分常常与 TKA术后疼痛增加和功能减低有关[1]。 一. 术后关节感染或假体松动的诊断 感染是造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最主要原因。造成感染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2]、肥胖[3]、激素使用[4]、皮肤溃疡、术前住院时间过长以及内科合并症的存在(如类风湿关节炎[5]、糖尿病[6]、银屑病关节炎[7]和既往膝关节感染史[8]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 TKA术后疼痛的原因是由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常用的化验检查包括 ESR、CRP、血相分析以及分类、关节穿刺行细胞计数和培养。ESR往往在 TKA术后3-6月内一直处于升高状态[9]。Barrack研究发现,ESR大于 30mm/h诊断感染的敏感性为 80%,特异性为 62.5%[10]。但是,Levitsky等人研究发现,ESR大于 30mm/h对于感染确诊的敏感度为 60%,而特异度为65%[11]。CRP一般在TKA术后3周恢复到正常水平。联合应用ESR、CRP和血相分析与分类可以增加感染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是,对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来说,ESR和 CRP本身就随着病情进展而改变,因此 ESR或 CRP增高不足以提示感染的存在。为了提高膝关节穿刺检测感染的准确率,要在穿刺后尽早行涂片或培养检测。如果高度怀疑感染,初次培养阴性时,可以行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