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纸家风拂面

一纸家风拂面_第1页
1/4
一纸家风拂面_第2页
2/4
一纸家风拂面_第3页
3/4
一纸家风拂面-家风作文 1500 字 庚子年生日后,我恰满 16 岁。那天依旧陷在网课的忙碌旋涡里脱不开身,不曾想午睡醒来时在床头发现了爸妈的一封书信。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生活里的琐碎话语必不会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诉说,怀着好奇与揣度,我展开了信纸。 “近夏日炎长,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家既不是诗书之家,也非繁盛望族,甚至只是上几代都是庄稼人的寻常百姓,自然不会有像题挂在客厅的书法大字、小时便被要求的背诵的家训那样化形的家风,他们更偏向字面意思,化为无形的清风,散在生活中,浸润着从懵懂到成熟的我,潜移默化间,蓦然回首,发现家风已悄然润泽了每一寸心田。 父亲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爱书。小时候我字还未认熟,每夜倚在床头等爸爸熄灯,只见他捧着一本老旧装订的厚书,凑在灯下,暖黄的光亮萦在他的镜框上,绕着他翻页的带着粗茧的手指,最后落在页面有些斑驳的书面上,上面缀着无数个我还认不清的字。有时我会凑过去问这是什么书,父亲没有转头,只一字一顿地回答我:《三国演义》。尾音上扬,浸着高兴。 于是我有样学样,也开始读书。后来,我也爱上了读书且一发不可收拾,那时我还不懂,长大后等自己拿到梦寐以求的书向友人介绍时,开口后才惊觉语气同那时的父亲像了个七分。 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柜,小时候的书大多是父亲的,但因为他工作忙,数量不多,只占了柜子小小的一隅,剩下摆满了杂物。渐渐地,杂物被撤下来,我的书登上了厅堂。随着年纪增长,书的数量逐渐增多,很快超过了父亲的那方小小,在升上高中之前已经把那个大柜子放满。每次提出买书,父亲也不拦,反倒乐呵呵的,甚至会找我借书看。 父亲在信中再三提及了读书的益处,我一一看下来,用心记住。时至今日,文学已经成为了我缀在不长的人生之路前方的长庚星,甚至是一个习惯,闲时阅读是消遣,忙里阅读是激励,得意时静读,失意时抄书……这样浸在文字里时,我恍然想起,是少时的那阵家风,把我这颗小小的种子刮到了这片文学的土壤,我才能在此生根发芽。 龙应台曾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泄地。”对我而言,由父亲教给我的这样一种不成文的家风,告诉我从哪里来;而书籍同文学铺开的这条道路,告诉我要到哪去。 “进退有度,以礼待人” 接下来的字迹是母亲的。 母亲是个朴实且热情的人,小时候放学遇到暴雨,她会送缩在路边挡雨的小孩回家;路边捡到钱包,她会一遍又一遍地拨打电话,直到对方得知并来领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纸家风拂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