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像美国人那样心直口快,富于表现。电视节目“大鸟在中国”的作者犯了严重的社会语言学错误,他让大鸟反复用普通话说“我爱你”。一个中国观众说当她听到那里的时候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即使是父母通常也不会那样和孩子说话。相反,爱是由行动表达的。朱自清在《背影》中写到对父亲的爱。他描写了在火车站的离别,其间,父亲走过铁轨爬过站台去买橘子给他路上吃。这是一篇十分动人的文章,但是“爱”字从未出现过。中国人十分在意“面子”。自己丢脸是十分糟糕的。同样地,也要竭力避开鲁莽的话和行为伤到别人的面子。不然他们就会感到很不舒适,和谐的气氛也突然消逝了。由于中国人一出生就开始熟悉这种思维的训练,所以他会几乎本能地估计自己的话语和行为在他人身上的反应。例如一个礼貌的中国人从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你能帮我个忙吗”“你介意……吗”“我是否打扰到您了"这类问题回答起来不那么愉快。假如一个美国吸烟者问一个中国人“我吸烟打扰到您了吗”他得到的回答一定是“哪里,不。”假如这个中国人回答说:“是的”,那么这个吸烟者会感到丢脸,而且会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善交际。汉语和英语中有些没有对应词的例子汉语中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三伏”和“三九”在英语里是什么呢一个年轻翻泽对几个加拿大人说 three fu 和 three nine。听的人当然莫名其妙。他只要说 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 就可以了。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象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方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方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 It was papked like sardine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这种比方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人是不多的。令人发指≠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前者用于看到或听到某种暴行等而十分“气愤”的场合,后者用于看到或听到某种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