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_第1页
1/10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_第2页
2/10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_第3页
3/10
1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 黄俊书 宋代的惠州,在经济上、文化上远较中原落后,所谓“瘴疠之地,魍魅为邻”(《到惠州谢表》),封建统治者一向都是把“罪恶”较大的臣子才贬谪到岭南去的。但当苏东坡被贬到惠州之后,诚如清代著名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才真正为世人了解,为世人仰慕。 苏东坡自宋绍圣元年十月二日抵达惠州,至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再赴海南儋州,在惠州生活了短短的两年又七个月。时间虽短,但他和惠州,尤其是和惠州人民,已结下不解之缘,赢得了人们真诚的爱戴和永久的怀念。在寓惠期间,共留下作品 587首(篇、幅),包括诗 124题 187首(含存目 5题 5首);词 18题 18首;各类杂文111题 129篇(含存目 1题 1篇);书信共 51人 233篇;书画 20幅[1]。其中大量诗文描写了惠州风景秀丽的山水、朴实的民风,苏东坡以其如椽之笔对惠州大肆宣扬,使惠州从此名播天下。 东坡以 59岁高龄,远谪岭外正是“山林瘴雾老难堪”。(《过岭寄子由》)在给钱济明的信中也说:“瘴乡风土,不问可知,少年或可久居,老者殊畏之„„信命而已。”甚至悲观地说:将“老死无日”(《谢表》)了。总之,东坡这次遭贬,其境遇变化之大,痛苦之深,打击之重,均大大超过初贬黄州那一趟。可幸惠州秀丽的山川,淳朴的民风,“吏民相待甚厚”(《与陈季常书》),才使东坡安居下来。 一、东坡笔下风景秀丽的惠州 苏东坡在赴惠途中,“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东坡就感到“此邦宜住玉堂仙”。到惠州后,惠州秀丽的风光确实令东坡十分倾倒,他几乎一到惠州,就爱上了这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东坡看来,惠州的春天,气候温暖,景色宜人,真是“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新年五首》)。“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三月二十九日二首》)。甚至认为惠州的冬天也美丽而富有生气:“罗浮春欲动, 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 家家腊酒香。”(《残腊独出》)。觉得生活在惠州还挺不错,才心甘情愿地“日啖荔枝三百2 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如刚到惠州,住在合江楼,可以望见东西两江和对岸陡坡上的归善县城,他感到这里位置好,环境美,简直如同仙境,可以见两江合流,西湖荡漾,海山葱茏,万户皆春,更乐得情不自禁,盛赞惠州“海山葱茏气佳哉” (《寓居合江楼》)!甚至认为这儿的佳景胜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