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雅 1703 班《镜子》观后感中雅 1703 班《镜子》观后感 1703 班胡雕理的父亲胡显聪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够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镜子》中的问题孩子们在结营时的朗诵表演中的经典台词是深深的震撼了我。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深思。 纪录片主要围绕三个典型孩子展开:家明、张钊与泽清。其中,家明和泽清的情况与我家又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鸣。 16 岁的家明,整天沉迷网络和游戏,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想当背包客,想去流浪。从家明的家庭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父母对家明的不够信任,以及较为专制的家庭教育方式,什么都怕孩子做不好。据家明所述,爸妈曾经在考前答应他考试结束后,自己想干嘛就可以干嘛。但是考后,爸妈却并未信守承诺。慢慢地孩子也对父母失去了信任而对父母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联想到自己,又何曾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呢。记得几年前,孩子跟我约定,我回家后不要玩手机、不要网上下围棋,并写成纸条贴在门上。我开始坚持了一阵,慢慢就自我放逐,没有根据跟儿子的约定来执行。儿子慢慢就觉得老爸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那我放松一点也是正常的,弄得我无言以对。还记得今年上半年,女儿在紧张的中考备战中对我说,中考后我想跟你去成都玩几天放松一下,我当时答应得好好的。后来女儿如愿考取了我们当地的四大名校之一的长沙市第一中学。但她妈妈为了她进考中时有一个好的起点,给她报了分班考试培训班,加之我工作的时间冲突,最终没有兑现承诺。虽然女儿没有情绪激烈的抗议,但能觉察她的失望。前几天,她又提出寒假希望去成都玩几天,这次我爽快的答应了,并告诫自己不要再次失信于她。我深信,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建立信任是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也是孩子长大后与人相处之道。这方面,圣贤曾子杀彘的故事为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 此外,家明的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生怕他受到一丝损害,这也是不信任孩子的另一种表现。爱,不是控制,也不是过度保护。温室里的花朵是永远经受不住暴风雨的洗礼的。在父母庇护下的孩子是永远都不会真正长大成人的。记得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12 岁的我一个人拿着父母给的 2 元钱走 15 里山路搭小火车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县城参加作文竞赛的经历,买票坐车、住旅馆、吃饭等等,没人指导,全靠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慢慢就锻炼了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直到如今都受益匪浅。但现在条件好了,父母反而顾虑太多,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