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优秀心得体会 5篇 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优秀心得体会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寄语青年学生,“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合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不单单是一本书籍,也不是普通的传记,这本书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维度,全方面、立体式地展示了青年习近平的青春岁月,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浮夸美化的修饰,一句句还原生活本味的朴素话语却感人至深。笔者认为,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青年成长指南,我们要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长为向上向善的新时代好青年。 永葆根植于心的善良。在书中第一篇,雷平生提到,习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他把妈妈亲手缝制的“娘的心”的针线包毫不吝啬地送给了朋友;把自己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给乞讨老卫兵……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他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远赴陕北,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要有多善良才能做出这么多让人意外而又无比暖心的举动。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它是一个人的秉性、是内心的本性,是支撑一个人无论遭遇何种困难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因此,青年人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位,万万不能丢掉“善良”。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书中提到知青戴明评价说,习近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的书装满了两个箱子,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的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近平当年读完了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书籍。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书中汲取营养,书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融会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学习制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青年干部担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要切实担起这一重大职责,必须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身处信息化浪潮中,新时代青年更应珍惜时间,培育爱阅读、勤思考的好习惯,为干事创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涵养一心为民的情怀。青年习近平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大队书记,足以证明他在梁家河的群众基础有多么深厚。上任后,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学什么、干什么。为梁家河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点、组织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