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_第1页
1/2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_第2页
2/2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辛丑牛年,二月二“龙抬头”,今日早晨从天不亮三点多开始有鞭炮声传来,一直持续不断。感觉今年的鞭炮放的特别多,或许是因为“武汉疫情”的特别原因,人们宅在家里,衷心祈福“武汉疫情”早日过去的一个新愿景。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说:“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二月二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下面是 XX 我为您推举的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在二月端,“龙抬头”,二月的月建为卯。“卯”是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表示龙离开了埋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明中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作为一个祈福纳祥、驱邪攘灾的日子。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二月二“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明有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予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 串龙尾,是龙口传统的二月二习俗之一。将五色布料,用蒜秸秆串起来,像极了龙尾巴。将串好的龙尾,挂在孩子帽子后面,或者衣服后面,走起路来,就像真的龙尾一样,随风飘扬。人们借此,为孩子祈福,希望孩子可以像天龙一样,生机勃勃,少病少灾。 撒灰字,则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二月二当天,早晨起床后,将锅底的灰,撒成一个一个同心圆,象征着粮满仓,寄予着人们对于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仪式寄寓了人们期盼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美好心愿。 在龙口,二月二这天,还讲究吃圣虫,吃年糕。吃圣虫,寓意来年庄稼少生虫,而吃年糕,则寓意着,在新的一年来,筋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