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共政策影响消费率的探讨

公共政策影响消费率的探讨_第1页
1/8
公共政策影响消费率的探讨_第2页
2/8
公共政策影响消费率的探讨_第3页
3/8
公共政策影响消费率的探讨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进展,然而最终消费率却不断下降,高增长、高投资和低消费是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典型特征。2000 年以来,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率平均值始终保持在 55%-57%之间,其中美国始终保持在 70%以上,英国超过了 60%,日本和韩国在 50%-60%之间,而我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停留在 50%以下2000-2024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从 62.3%下降到 51.5%,不仅降速快,降幅也很突出。消费率下降导致经济增长的内需基础不断弱化;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经济对外依靠性提高,抵挡外来风险冲击的力量下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 1978-2024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觉:劳动者酬劳比与最终消费率呈显著正向关系,而城乡收入比、财政支出比、城市化水平、资本形成率均与其呈显著负相关。最终,本文从公共政策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及评述 国外关于消费的理论讨论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1.肯定收入假说。凯恩斯认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现期收入增加时,消费和储蓄都会增加。2.相对收入假说。当收入增长速度在经济衰退期下降时,消费者仍旧保持原来的消费增长速度,即居民消费存在所谓的“荆轮效应”,因此其消费倾向就会提高,消费率上升。3.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按其一生中可动用的总资源,在各个时期进行大体上匀称的消费,即个人是在更长的时期范围内打算他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4.长久收入假说。长久收入假定是用人们的长期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去解释现期消费支出。并且他认为消费也应分成长久部分和临时部分,长久消费是长久收入的一个常数比例。国内关于消费的理论讨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24〕、吴敬琏〔2024〕、北京高校经济讨论中心宏观组〔2024〕等认为我国经济进展结构不合理,偏投资,轻消费,而且过度投资造成投资效率低下,使得银行不良资产不断累积,导致过度能耗和资源破坏,还隐藏着通货膨胀风险。江林等〔2024〕在分析我国及世界各国最终消费率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最终消费率的进展状况及变动特征进行了国际比较,并提出了四点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建议。艾德林〔2024〕利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数据对最终消费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讨论,结果发觉:城镇居民收入安排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对我国最终消费率有明显影响。李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共政策影响消费率的探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