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大学建设成效其他标志性成果 反映大学建设成效的其他标志性成果 一、 依托区位优势, , 努力探究出一条对外合作沟通新路子 一是创新探究两岸沟通新机制。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开展“本科 2+2,双授学位”合作办学新模式,探究深化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新渠道;推动台湾师生来校开展“移地教学”,共成建制接收 182 位学生和 25 位老师来校,“双向互动”开创闽台教育合作的先河;加强两岸产学研合作,与台湾敦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福泰微电子产业讨论院”。 二是夯实两岸合作沟通情感基础。依托闽台联合人才培育项目,与台湾合作高校师生互访频繁,共有 213 名老师及 867名学生赴台开展长短期访学、沟通和进修,共接待来自台湾高校及机构的老师 66 名、共有台籍本科生 70 人。 三 是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利用地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区位优势,初步建立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招生渠道,目前学历生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占 83%;福州大学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顺利获得教育部批准成立,2024 年首届招生300 名;与马来西亚天龙国际集团合作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安全规划与管理国际联合讨论院”,是福建省属高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首个海外实习基地。 二、 聚力 “ 数字福建 ”, 构建 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 一是成立 了数字中国讨论院( ( 福建) )。 。2000 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前瞻性地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并依托福州大学组建了“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讨论中心”。2024 年 4 月,为了总结推广数字福建经验,加快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的支持下,依托“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讨论中心”建设的“数字中国讨论院(福建)”在首 届数字中国峰会上正式启动成立。 二是 构建 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 。围绕数据采集组织、挖掘分析、汇聚共享、分析应用等,构建政务大数据治理和服务技术体系,构建了省市两级、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现已累计汇聚全省 116 万家企业、3800 多万人口等全样本、多维度、高质量的政务大数据。政务大数据汇聚共享应用,有效解决了财政“吃空饷”,“开着宝马领低保”、水环境监测“九龙治水”、市场主体“宽进难管”、群众办事重复跑腿等问题,为财政节支近 10 亿元。2024 年,“数字福建政务数据整合汇聚与共享应用工程”荣获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