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镜花缘?有感例文 小说?镜花缘?否认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苞苴盛行的现实社会,并且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冒牌儒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名著?镜花缘?有感例文,期望能关怀到大家! 名著?镜花缘?有感例文 1 从小到大,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有一本令人深思又令我难忘的书——?镜花缘?。 ?镜花缘?的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律、围棋。晚年虽然生活贫困,却用十多年时间写了号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惊异的一部——?镜花缘?。当代学者称之为“杂家说〞,国外学者评为融幻想、历史、挖苦、游记四类小说于一体的巨著。 刚翻开书的第一页,就看到上面那段简介,我心中暗想:“一个老头儿能写出什么巨著,没听说过这本书,我倒要见识见识。〞 故事从百花仙子被贬开头,沿着两条主线表达。明线为唐敖官场失意,干脆与妻舅林之洋出海经商游历,暗线那么是百花仙子在凡间的故事,两条线一明一暗,为故事增加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看?镜花缘?的第一感受是幽默。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场面描写都能看出。淑士国人格外迂腐。在一家小酒馆,伴计是这样招呼客人的:“三位先生光临,莫非饮酒乎?用菜乎?请明白以告我也。〞淑士国人的呆板,酸,透过一个小人物的几句话,跃然纸上。 看?镜花缘?的其次感受是凝重。幽默与凝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在笑过之后,我也有些羞惭。白民国书架上摆得满满的,人人都有一股书卷气,却连?论语?都读不正确;而黑齿国人皮肤乌黑,却诗书满腹,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呢! 看?镜花缘?的第三感受是感动。虽然某些国家的习惯不好,但每一个失德行为背后又很快毁灭一个反衬人物,厌火国人由于贪财而喷火伤人,而被唐敖放生的人鱼却出手想要救助,最终赶走了厌火国人。 ?镜花缘?虽然是虚构的小说,却严峻地抨击了现实中的不良风气,真可谓是一面“镜子〞。从今?镜花缘?成了我书架上的老居民、好居民。 名著?镜花缘?有感例文 2 不能不说这是本奇书,但你很难认为这是本好小说。中国文人写起小说总有种理想,就是要借小说说出点道来。 所谓道道,也就是除小说外一切可以说教的东西,文人们都要往小说里塞些货,才显得自己是务正业,没有枉费老祖宗的教育,那种举重假设轻的优越感生怕是那些只做学问或者只写小说的专业人士都艳羡得紧的。身为两栖动物的,李汝珍自然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终一个。两栖动物的好,大家都明白,无非就是小说的料不够时补些学问,搞学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