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指导策略 摘 要:当前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往往只重视形式,对于活动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生反思评价则关注得比较少。从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三个阶段入手,浅谈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课是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而開展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并进行活动评价的活动课型。其过程分为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成果总结沟通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展示过程,既是对学生参加活动的一个总结,又是生生之间互动沟通的过程,还是下一阶段拓展延伸的铺垫。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一、展示活动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任务量大,时间长,适合团体合作。因此,在活动开展之前,老师会把全班同学分成为 3~8 个小组,每组自行制定活动计划,商量组内分工和进度,确定小组组名和口号等,可以在综合实践成果展示过程中进行展示。 二、展示过程性资料 1.及时积累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定了以后,老师应给学生布置资料收集,制定观察记录表,采访计划和调查问卷等作业。此外,学生应该懂得收集整理这些原始材料,很多过程性资料是即时生成的、动态变化的、稍纵即逝的,需要培育学生做好积累记录材料的习惯。 2.学会整理材料 因为综合实践成果的展示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就涉及对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培育。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综合实践的课堂展示只能展示最关键、最有价值的信息。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不光在综合实践活动派上用场,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展示过程性资料,既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讨论成果,又能暴露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老师下一步指导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其他小组成员也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 为了让讨论的过程更加清楚,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小组在讨论过程的收获,或者理清讨论对象在讨论周期中的进展变化。 3.重视情感体验 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显性的材料很容易呈现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但是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情感体验隐藏很深,很容易被忽略。 老师可以适当实行沟通心得、讲讲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写观察日记等分享的形式,让学生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