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燃气产业分析一、燃气产业的性质及对于政府管制的需要 (一)燃气产业的性质 燃气产业既有城市公用产业的一般性质,也有其特别性。这些经济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由于管网所形成的自然垄断性。燃气的生产供给过程主要包括生产、输送、分销以及供给等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垂直连接的阶段。输送和分销是依赖管网来进行的。而提供燃气的根底设施的本钱是沉淀性的,因此使得输送、分销和供给具有自然垄断性,表现在同一地区一般不会重复建设管网。 2.燃气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界限性。燃气由于受其提供商品或效劳的网络限制,往往较难建立跨地区的全国性供给网络,甚至网络在同一地区的延伸也有困难。 3.燃气产业的消费需求具有不均衡的性质。燃气用户对燃气的消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冬季为顶峰使用期,而夏季消费需求相对很小。 (二)燃气产业需要政府管制 1.由于新独立的供给企业有可能成为燃气供给市场的主导企业,进而凭借其对生产设施的所有权或者与独立的生产者签订长期合同,实行一系列战略性采购政策以排斥其他竞争者,并抑制新企业进入。因此,政府必须实行必要措施以促进竞争。 2.由于燃气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界限性,且各个地区本钱不一,导致其在各个地区具有自然垄断的色彩。这些企业利用其信息垄断,使消费者和政府无法把握其本钱的构成及变化,因而在制定政策时会产生困难。 3.垄断容易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垄断利润的存在会损害社会福利。因此,政府需要对价格实行管制,以刺激企业内部生产效率,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开展,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综上所述,由于燃气产业的经济特性,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管制。 二、燃气产业的开展过程及政府管制的现状 (一)燃气产业的开展历史 我国最早的城市燃气始于 1865 年,到 1949 年全国只有 7 个城市使用煤制气。燃气事业的开展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949 年至1980 年前后,全国建成了一批以利用焦炉气和化肥厂释放气为主的城市燃气余气利用工程;第二阶段为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期,在广东沿海等经济兴旺且能源缺乏的地区,首先使用了进口液化石油气;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以陕气进京为代表的天然气供给标志着城市燃气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西气东输〞工程的全面铺开更是将之推向丁高潮。 (二)燃气产业的开展及管制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燃气产业得到了很快的开展。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