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本体论:唯物论(包含物质论与意识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二)方法论:辩证法(讨论世界的状况如何)(三)认识论:探究“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四)历史唯物论:探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阶级与国家与社会革命”、“人的理论”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心、物何者为第一性(即何者为世界的本源)=>产生了“唯心论”、“唯物论”、“二元论”(二)心、物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和反映“存在”)=>产生了“可知论”(包括所有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即怀疑论,包括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三).二元论1.特点:认为物质与精神都是世界本源,而这各自独立,互不依赖2.实质: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倒向唯心主义3.代表人物:笛卡尔(一)苏格拉底定义“哲学”:面对死亡所做的沉思(二)黑格尔定义“哲学”:思想的思想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发唯物主义)1.特点:认为世界起源于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2.贡献:肯定了世界本源是物质,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局限性:缺乏科学的抽象与论证,带有感性的直观特质,在说明社会历史现象时,还是唯心的(即具有唯心历史观)。4.代表:古希腊泰勒斯(万物生于水,复归于水)、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古代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古欧洲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特点:认为世界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归结为原子且认为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2.贡献:否定神上观点,认为要回归自然3.缺陷: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历史观4.代表:英国培根、法国霍尔巴赫、德国费尔巴哈(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1.特点:拥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将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进行概括2.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五.唯心主义基本类型(一)主观唯心主义1.特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成为唯一实在,当成第一性2.代表:贝克莱(事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3.最终结局:导致“唯我论”(二)客观唯心主义1.特点:认为世界是某种神的“客观精神”的产物2.代表:柏拉图(理论)、毕达哥拉斯(数)、黑格尔(绝对观念)、老子(道)六.辩证法与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