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锦集 9 篇 新课改培训三、用心探究,创新教法学法。新课改不仅仅体此刻教学观念、教材体系、教学评价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还体此刻教法学法的创新上,推动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上。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透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理解的关系,二者只透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构成互动、合作的关系。而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讨论证明,教育的过程就应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猎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 44 天时间里,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进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方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没有学生的主动参加,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用心参加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用心参加,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用心性,参加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加吗?专家的观点是:“就应说,站起来发言是参加,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加,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 要看参加是不是主动、用心,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 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 一些课表面上看热喧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我的见解; 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