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战略的探究者:大前研一 20 世纪 70 年代末,日本在经济上开始称雄世界,当美国产品面对日本产品节节败退时,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打破了西方关于日式管理的种种神话,独具一格地提出了日本的战略思想艺术,他的?战略家的思想?一书由此而成为经典。大前研一的战略思想,跳出了西方熟悉的数量经济学分析模式,以最简洁的顾客、公司和竞争者三者关系作为战略框架,强调战略中的直觉和洞见,揭示了日本企业战略的独特性。大前研一还是管理时尚的追逐者和制造者,在专业主义、M 型社会、全球化、知识经济等方面有着大量著述,在不同的时代热点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为最知名的管理咨询师和最有影响的演讲家,他在世界上掀起过一阵阵大前旋风。从内行的角度看,大前的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从外行的角度看,大前的崭新观点具有极大的震撼性。 大前研一-的企业战略思想 大前研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名声,来源于他的?战略家的思想?〔The Mind of Strategist:The Art of Japanese Business,台湾译名为?企业参谋?〕一书。这本书,据说在日本是理工本科生毕业前的必读书目,可见它的影响之大。但据笔者来看,这本书影响更大的是在西方而不是在日本。通过这本书,大前研一向期待已久的西方管理学界揭示了日本人制定决策的内幕。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西方管理学界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日本对欧美的挑战,二是中小企业对巨型企业的挑战。在管理理论的发源地和大本营,美国和西欧的企业,面临日本产品的攻势,节节败退。尤其是美国,学术界发出了“为什么要向日本学习〞的呼声。伴随着经济开展的波动和滞胀,钱德勒等人高度赞扬的大企业反而出现了种种问题,企业大型化的趋势在 60 年代以后未能继续下去,倒是一些小企业不仅没有被压垮,反而表现出比大企业更高的活力。西方管理学界开始关注日本,试图找到日本企业制胜的法宝。于是,一批讨论“日本式管理〞的著作应运而生。有些学者把日本特有的管理方法总结为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有羞耻心的〞文化,乃至“禅定〞的修为方式等等。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专门讨论日本文化的?菊与刀?一书,再度在美国畅销。但所有这些,都缺乏以解开美国人心中的迷惑。在这一背景下,大前研一的?战略家的思想?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这本书,原来是大前为了使自己迅速掌握企业经营咨询的思考性著作,他以外行的眼光另辟蹊径,把分析的锋芒直指日本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