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微距摄影拍摄技巧 昆虫微距摄影拍摄技巧 随着天气的转暖,大地万物复苏,我们会觉察身边不光有颜色明丽的花花草草,昆虫舞动翅膀的身影也时时刻刻映入到我们的眼帘当中。 花丛中飘舞的绚丽蝴蝶、草丛中捕食的螳螂、荷花枝头停留的蜻蜓。这些小小的昆虫极大的吸引着摄影爱好拍摄他们,并感受着大自然奇异的制造力所带来的奇异体验。 昆虫摄影应当属于微距摄影的范畴,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详情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即照片拍摄出来的主体要大于或等于原始主体的大小,在镜头上专业称放大倍率,真正的微距镜头都要具有 1:1 的放大倍率。 把握景深焦平面拍出清楚虫虫 作为微距镜头其景深特别小,镜头放大倍率在 1:1 的状况下,光圈收缩到 F22 最小,其景深只有 2mm,假设在 1:2 的放大倍率下,使用f22 光圈,景深也大约只有 6mm。所以我们在拍摄中镜头与被摄物体微小的移动都会影响最终的焦点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影友反映,我明明对焦的是昆虫的身上,可是出来的照片确只有背景中的花朵是实的,昆虫是虚的。所以推举大家使用三脚架,有条件的影友也可协作快门线一同使用拍摄,尽量减小移动所带来的焦点漂移。 其次在拍摄昆虫时,焦平面的选择也是要留意的。比方拍摄蝴蝶,假设蝴蝶的翅膀是并在背上的,那么最好的拍摄方法是调整相机位置,使其与蝴蝶的翅面平行,这样就可以清楚的呈现蝴蝶翅膀全部详情纹路。我们可以不用开很小的光圈制造景深,这样也可以提高快门速度,保证拍摄成功率。 我们要记住的是,不管从昆虫的头部正面、侧面、甚至尾部拍摄,确定要把拍摄内容放在一个平面内。景深和焦平面的调整是精细的过程,要有相当的耐烦,也要有娴熟快速的手法,不要让我们的“模特〞等的`最终逃之夭夭。 运用光线呈现昆虫详情 在众多摄影教材中都提到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射或光线猛烈的时候拍摄照片,一方面是光比太大数码相机传感器宽容度比较小,会造成亮部过曝或暗部欠曝损失详情。另一方面,直射光线特别刺眼,造成被摄物体颜色饱和下降,影响片子的整体效果。这些在拍摄昆虫的微距摄影中一样适用。微距摄影确定要使用松软的光线,即散射光能够产生最好的效果,使整个画面被均匀照亮。 顺光拍摄是最为常见的拍摄方式,利用光线直射在昆虫身上。之前也提到要留意光线的强硬,假设遇到光线很强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被摄昆虫的前面放一个柔光布以到达散射光的效果,可用一般打印纸替代也可以用美术上用的硫酸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