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读书心得 800 字本草纲目读书心得 800 字 1 中国十大王朝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中国医药举世闻名,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一大批医药学家标榜千秋,明代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这就是李时珍。 李时珍,生于 1518 年,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从小就受到了医药方面知识的熏陶。李时珍幼时多病,每次大病都经他父亲精心调治才转危为安,因此他对病人的痛苦和医药的重要,有着深刻的体会,14 岁时李时珍考中秀才,但其后三次乡试都未中举。在心灰意冷中,李时珍同科举仕途告辞,投身于先辈的行业,并把毕生精力花费在药物学讨论上,他的勤奋和天才,使他成为一代名医,和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药物学家。嘉靖三十一年,即公元 1552 年,34 岁的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为了写好这部书,尽量减少错误,李时珍特别注意深化实际考察,除了走遍自己的家乡外,还到过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江苏的茅山,南京的牛首山以及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采集标本,搜罗单方,有时还进行类似药理学的试验。 李时珍还参阅有关图书八百多种,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劳动,三易其稿,《本草纲目》终于在 1578 年全部脱稿,晚年的李时珍,非常关怀《本草纲目》的`出版,但他没有等到这一刻,1593 年李时珍去世,享年 75 岁,三年后,《本草纲目》终于在南京出版。《本草纲目》是研读前人书籍的读书心得,与千百次采药行医的经验结晶,在介绍该书时,李时珍写道,“唐宋本所无,金元我明诸医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种,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种,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可裨《尔雅》、《诗疏》之缺。” 《本草纲目》190 多万字,共五十二卷,十六部,记载了 1892种药物,分成 60 类,绘图 1100 多幅,并附着 11000 多个药方,以正名为纲,举纲张目,分述各药的释名、集解、气味、主治、修治、发明、正误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的数量和对所载药物的讨论方面,都超过了以前的任何药物著作,此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的必读书籍。明末就有人参考《本草纲目》,写成《本草述》一书,以后以本草命名药书的更是数不胜数,甚至 1953 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共收集 531 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实行《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 100 种以上。 在国内如此,在国外《本草纲目》也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