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当你看到这个名字后,或许你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是她却是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阻止病毒大规模传播的第一人。如今的她尽管已经 73 岁高龄,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一线疫区,每天只睡 3 个小时,与病毒赛跑。 武汉疫情爆发后,作为目前国内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李兰娟,时时刻刻地关注着武汉疫情的最新动态。 当所有人“闻鄂色变”时,1 月 18 日,李兰娟临危受命,与钟南山等人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前往武汉支援。 作为国家级专家,嗅觉敏感的李兰娟来到一线后,觉知事态严重,对武汉疫情做出了预判,首先提议武汉政府要实行“不进不出”措施,并建议将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随着春运返乡人数逐渐增多,李兰娟觉得武汉封城刻不容缓。1 月 22 日,她再次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封城”,并指出再不封城就晚了。 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来说,封城意味着全城都将进入危险状态。但凡这个决定有任何差错,对于一个院士来说,她的名誉都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但李兰娟对此并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如何第一时间控制疫情的蔓延。 次日,国家实行封城。李兰娟说,“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 2024 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 3 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 岁的老院士,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