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谨防求职“陷阱” 毕业季谨防求职“陷阱” 夏季是高校毕业之季,也是求职旺季。各大职场聘请会上处处都可见高校生们的身影。人人都想有份风光而又舒适的工作,而骗子们更是打出了“高薪、出差、旅游”等布满诱惑力的条件来哄骗求职心切的同学。 职位诱惑多不靠谱 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毕业生都幻想着高薪的工作。同时,也有很多诈骗公司在聘请广告上打着“市场培训员”、“市场总监”等职位,其实就是业务员、推销员等。说好的每个月工资是底薪+提成,试用一个月后签订劳动合同。干了一个月后,提成一分没给,底薪也不是原来说好的,只能哑巴吃黄连。 小张是去年刚毕业的'高校生。当同学们都在为找工作而劳碌奔波时,他在互助县一家快递公司找到了工作。说好的试用期一个月2000+提成。可一个月的试用期过去了,小张拿到的工资并不是承诺的 2000 元,更不要说提成了。小张几次追问无果,最终离开了这家公司。 毕业后,像小张这样忙着找工作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很多用人单位看准了毕业生求职“先就业再择业”的迫切心理,挖好“坑”等人来“跳”。小张患病是典型的试用陷阱,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名赚取廉价劳动力,试用期 1 至 6 个月不等,时间到了却没有正式录用。 业内人士提示,找工作时确定要多留个心眼,天上不会掉馅饼。事实上,对高校毕业生而言,高校经受无论多么辉煌,都属于过去。踏入社会则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从零开头,从一般岗位做起,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没有一个人,可以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 工资太高留神陷阱 据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李俊(化名)向记者爆料,他去年 12 月份曾在西宁 58 同城聘请网站投过简历,接到一个“培训公司”的电话,称他们在网上看到他的简历后,觉得很不错,期望他能够加入他们公司。加入该公司后,一年能挣 5 万。 听到条件如此诱惑,李俊其次天就来到这家公司。在公司内,人力资源部的“王经理”接待了他,同时取出合同表示可以和李俊签约。协议规定,李俊入职后需交纳 2000 元培训费,待试用期满全额退还。李俊觉得 2000 元也不多,而且一年还能挣 5 万,于是先交纳了 2000 元培训费,便回家预备其次天上班。结果,当晚李俊再次接到“王经理”电话,称由于总公司战略调整,具体上班时间另行通知。 可一个星期过去了,李俊仍未等到上班的通知。此时再拨打“王经理”电话,已经显示为空号。李俊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有专业人士称,任何聘请单位,以任何名义向...